关于压陷型沉降拗陷盆地的讨论——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被引:23
作者
孙国强
郑建京
胡慧芳
张道伟
徐自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2] 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压陷型拗陷; 构造动力机制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沉降拗陷的原型盆地类型为压陷型沉降盆地。中生代到古近纪(古新世和始新世)盆地西部以分隔性断块发育为特征,北缘则主要为沉降拗陷群。中新世以来的喜马拉雅中晚期构造运动,使青藏地块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地壳因发生大规模褶皱变形和冲断推覆而大大加厚并迅速隆升。地处青藏地块边缘的柴达木盆地受其碰撞应力效应十分明显,在构造动力机制转换的作用下,盆地西部前中生代基底持续抬升,沉积、沉降中心发生了自西向东的迁移,发育形成了以三湖凹陷为沉降中心的压陷型沉降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4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M].黄汉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 [2] 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5年年报.[M].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编;.地质出版社.1996,
  • [3] 柴达木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演化特征
    曾联波
    金之钧
    张明利
    汤良杰
    由福报
    雷兵足
    [J]. 沉积学报, 2002, (02) : 288 - 292
  • [4] 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意义
    陈世悦
    徐凤银
    彭德华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3) : 175 - 179+253
  • [5] 柴达木盆地侏罗纪盆地原型及其形成与演化探讨
    胡受权
    曹运江
    黄继祥
    牟中海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1999, (03) : 189 - 195
  • [6]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原型盆地与演化特征
    靳久强
    赵文智
    薛良清
    孟庆任
    [J]. 地质论评, 1999, (01) : 92 - 104
  • [7]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运动学过程与油气
    郑建京,彭作林
    [J]. 沉积学报, 1995, (02) : 160 - 168
  • [8] 中国主要含气盆地类型
    彭作林
    郑建京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1, (06) : 253 - 257
  • [9]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探讨
    狄恒恕
    王松贵
    [J]. 地球科学, 1991, (05) : 533 -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