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影子银行的“正能量”

被引:4
作者
丁汝俊
张明军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民间金融; 信用创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为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是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要求对其严格监管,限制过度膨胀。然而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规模较小,虽然对少数地区和个别领域的金融安全产生压力,但是对我国金融系统稳定还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建议在对影子银行实施审慎监管的同时,通过创新金融市场的风险对冲工具,提高金融的监管效率,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最终推进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与影响研究 [J].
肖荣攀 .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 (06) :97-98
[3]   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 [J].
周莉萍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1) :44-53
[4]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J].
杨旭 .
中外企业家, 2012, (01) :67-70
[5]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李波 ;
伍戈 .
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
[6]   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J].
李志辉 ;
樊莉 .
未来与发展, 2011, 34 (11) :49-54
[7]   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与监管 [J].
贺丽丽 .
现代商业, 2011, (24) :34+33-34
[8]   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 [J].
李建军 ;
田光宁 .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8) :24-28
[9]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 [J].
李扬 .
中国金融, 2011, (12) :31-32
[10]   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 [J].
李东卫 .
中国科技投资, 2011, (02)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