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的污染机理及危害

被引:7
作者
郑鸿
叶永安
郑鸾
机构
[1] 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所
[2] 兰州助剂厂
关键词
反渗透膜; 污染机理; 浓差极化现象; 吸附等温线; 可逆污染; 去除率; 反渗透装置; 淡化装置; 膜污染; 吸附容量; 极化度; 吸附作用; 水通量; 脱盐率; 膜表面; 吸附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反渗透分离过程中,膜的污染是一个十分辣手的问题,它的出现造成了反渗透装置去除率和产水量的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着膜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污垢对膜性能的危害,使其保持稳定的淡化能力,本文从膜污染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几种不同状况下污染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径污染的可行方法,同时也针对不同的污垢提出了清洗配方。反渗透技术已在逐渐被人们认识,在许多领域中日益广泛地得到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膜的污染是一个必然出现的问题。对待“污染”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将会大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反渗透技术大大发挥其效力。反之,则会使装置出现故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根据反渗透的基本原理:“优先吸附——毛细孔流动”的理论,膜的性能会因溶质的化学性质(或溶剂的化学性质)和膜表面材料化学性的改变而改变,因而膜的污染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很好地了解了污染机理,就能减轻这种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53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吸附与凝聚[M]. 科学出版社 , 严继民,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