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疟疾由控制走向消除的干预措施分析

被引:41
作者
夏志贵 [1 ]
徐俊芳 [2 ]
张少森 [1 ]
王汝波 [1 ]
钱颖骏 [1 ]
周水森 [1 ]
杨维中 [3 ]
周晓农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
[2]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疟疾; 控制; 消除; 干预措施; 模型;
D O I
10.16250/j.32.1374.2014.06.012
中图分类号
R531.3 [疟疾];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提出疟疾由控制走向消除的关键措施,为我国实施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疟疾和包虫病防治工作年报》数据,选取疟疾疫情较重的典型流行省份,建立发病率变化与干预措施间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 2004-2010年全国87.56%的疟疾发病集中在安徽、云南、海南和河南4省。以Y为间日疟发病率,X1为有疟疾病史者休止期服药人数的自然对数(F=14.53,P<0.01,R2=0.72),X2为重点人群休止期服药人数的自然对数(F=15.90,P<0.01,R2=0.71),X3为镜检培训人数(F=11.53,P<0.01,R2=0.61),分别建立了地区固定效应模型,X1、X2和X3均对Y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以Y为恶性疟发病率,X1为镜检培训累计人数(F=11.06,P<0.01,R2=0.87),X2为媒介培训人数的自然对数(F=15.28,P<0.01,R2=0.89),分别建立了地区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X1和X2均对Y具有负向影响作用。结论有疟疾病史者休止期服药、重点人群休止期服药和镜检培训等是控制间日疟疫情的关键干预措施,镜检培训和媒介培训则对恶性疟发病率下降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云南省2001-2010年疟疾流行现状与趋势 [J].
李华宪 ;
陈国伟 ;
杨沅川 ;
姜华 ;
张再兴 ;
杨恒林 ;
周红宁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 (02) :147-151
[2]   海南省2006~2010年疟疾疫情分析 [J].
刘莹 ;
王光泽 ;
胡锡敏 ;
蔡红林 ;
王善青 .
中国热带医学, 2012, 12 (02) :144-145
[3]  
2009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J]. 周水森,王漪,夏志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01)
[4]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统计检验和新进展 [J].
白仲林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0, 25 (10) :3-12
[5]   中国五十年疟疾防治工作的成就与展望 [J].
钱会霖 ;
汤林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3) :65-67
[6]   我国疟疾防治研究成就 [J].
汤林华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9, (05) :3-5
[7]  
中国的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J]. 汤林华.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