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过程研究
被引:11
作者
:
陆兆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
陆兆熊
蔡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
蔡强国
朱同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
朱同新
王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
王贵平
机构
:
[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3]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来源
:
中国水土保持
|
1991年
/ 11期
关键词
: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高原;
侵蚀过程;
沟道;
溅蚀;
雨滴侵蚀;
水蚀;
土壤侵蚀;
表土结皮;
细沟侵蚀;
泻溜;
次暴雨产沙量;
重力侵蚀;
D O I
:
10.14123/j.cnki.swcc.1991.11.009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各种侵蚀十分活跃。由于坡度和坡面位置的不同,这些侵蚀过程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图1)。在顶部坡面(1区和2区),坡度由1区的几度增加到2区的35°,这里多为坡耕地,部分已辟为梯田,主要的侵蚀过程是溅蚀、面蚀和细沟侵蚀。2区下部的坡段存在一明显的转折,坡度往往陡增到40°以上(3区),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为草坡。3区重力侵蚀和沟道侵蚀活跃,除地表侵蚀之外,洞穴侵蚀较发育,其入口多发育在1区和2区,而出口则往往出现在3区。谷坡的底部坡度平缓(4区),是坡面径流、泥沙流向沟口的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64-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雨滴打击作用对黄土结皮影响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志
;
江忠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江忠善
.
水土保持通报,
1988,
(01)
:62
-64
[2]
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附视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永宗
.
中国水土保持,
1984,
(01)
:7
-9
[3]
谈黄河中游土壤保持问题
[J].
黄秉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秉维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1)
:10
-15
[4]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
[J].
王兴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王兴奎
;
钱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钱宁
;
胡维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胡维德
.
水利学报,
1982,
(07)
:26
-35
[5]
中国-加拿大晋西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实验研究文集[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等编, 1990
←
1
→
共 5 条
[1]
雨滴打击作用对黄土结皮影响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志
;
江忠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江忠善
.
水土保持通报,
1988,
(01)
:62
-64
[2]
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附视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永宗
.
中国水土保持,
1984,
(01)
:7
-9
[3]
谈黄河中游土壤保持问题
[J].
黄秉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秉维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1)
:10
-15
[4]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
[J].
王兴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王兴奎
;
钱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钱宁
;
胡维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
胡维德
.
水利学报,
1982,
(07)
:26
-35
[5]
中国-加拿大晋西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实验研究文集[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等编, 199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