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区划

被引:13
作者
陈杰 [1 ,2 ]
欧阳志云 [1 ]
郑华 [1 ]
徐卫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脆弱生态区; 生态敏感性; 生态环境问题; 区划; 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容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研究以淮河流域为案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酸雨比较敏感,盐渍化和沙漠化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和苏东沿海,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沂蒙山区、江淮丘陵和桐柏山,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5.0%、9.0%。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和GIS技术,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3级区划方案。方案将整个流域划分为3个脆弱生态区1、3个脆弱生态亚区和43个脆弱生态地区,一级分区即伏牛山-淮阳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态区、黄淮平原盐渍化沙漠化脆弱生态区和山东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态区。脆弱生态分区为确定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恢复的重点和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赵长森
    夏军
    王纲胜
    晏维金
    刘敏
    张惠潼
    刘玉
    孙常磊
    [J].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12) : 1698 - 1704
  • [2] 民勤荒漠生态区划研究
    常兆丰
    李发江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5) : 753 - 758
  • [3]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郑度
    葛全胜
    张雪芹
    何凡能
    吴绍洪
    杨勤业
    [J]. 地理研究, 2005, (03) : 330 - 344
  • [4] 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
    倪健
    郭柯
    刘海江
    张新时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2) : 175 - 184
  • [5] 乌兰察布盟生态脆弱区区划的探讨
    孔庆云
    寇文正
    陈谋询
    [J].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1) : 35 - 38
  • [6] 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刘康
    欧阳志云
    王效科
    徐卫华
    苗鸿
    [J]. 生态学报, 2003, (12) : 2711 - 2718
  • [7] 河北省生态区划研究
    “河北省生态与灾害研究”课题组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3, (05) : 82 - 85
  • [8]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傅伯杰
    刘国华
    陈利顶
    马克明
    李俊然
    [J]. 生态学报, 2001, (01) : 1 - 6
  • [9] 中国西部生态区划及其区域发展对策
    傅伯杰
    刘国华
    孟庆华
    [J].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 289 - 297
  • [10]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J]. 生态学报, 2000, (01) : 1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