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论文数量和内容看自然灾害风险度评估方法的转变

被引:7
作者
李宁 [1 ,2 ,3 ]
王烨 [1 ,3 ]
张正涛 [1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系统; 损失概率; 易损性; 评估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灾害风险评估是灾害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使评估的内容更加贴近灾害管理的需求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通过统计20年来自然灾害主流期刊的251篇有关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文献,将风险度计量方法归纳为两种,一是指标综合风险度,二是损失概率风险度。系统地总结了两种方法应用数量的总体占比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显示,从自然灾害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暴露度的求解指标综合风险度的论文占比53%,数目逐年上升;关注灾害可能性与后果的严重程度的求解损失概率风险度的论文占比23%,2006年以来有较大的上升趋势。应用损失概率风险度方法的论文数量的快速上升显示研究内容从风险识别向着减少损失的风险评价发生转变。这表明中国正有更多的学者在关注求解灾害损失概率的风险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自然灾害风险定义及其表征方法 [J].
马保成 .
灾害学, 2015, 30 (03) :16-20
[2]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关键问题探讨 [J].
尚志海 ;
刘希林 .
灾害学, 2014, 29 (02) :158-164
[3]   基于CGE模型的环境灾害经济影响评估——以湖南雪灾为例 [J].
解伟 ;
李宁 ;
胡爱军 ;
高颖 ;
吉中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1) :26-31
[4]   自然灾害脆弱性曲线研究进展 [J].
周瑶 ;
王静爱 .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04) :435-442
[5]   泥石流风险区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西部地区为例 [J].
刘希林 ;
陈宜娟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558-565
[6]   基于GIS的上海浦东新区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分析 [J].
景垠娜 ;
尹占娥 ;
殷杰 ;
王飞 ;
温家洪 .
灾害学, 2010, 25 (02) :58-63
[7]   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J].
吴吉东 ;
李宁 ;
温玉婷 ;
胡爱军 ;
崔维佳 ;
张鹏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877-885
[8]   地貌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以泥石流灾害为例 [J].
刘希林 ;
赵源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7-12
[9]   城市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方法探讨 [J].
唐川 ;
师玉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4) :13-21
[10]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J].
张继权 ;
冈田宪夫 ;
多多纳裕一 .
城市与减灾, 2005, (0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