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示、前景、及对策思路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祖辉
机构
:
[1]
浙江农业大学经管系
来源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1年
/ 08期
关键词
:
农业;
就地转移;
劳动力转移;
农村城市化;
农村经济建设;
乡镇企业;
社队企业;
农村工业;
八十年代;
乡村;
农民人均收入;
年均增长速度;
劳力;
资本积累;
农村工业产值;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进程;
城镇;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八十年代转移实践的启示 1.八十年代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就地转移”是农民在传统体制下不得已的选择,其既有合理性,又有发展的局限性。①“就地转移”节省了国家的就业投资。目前全国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已有五分之一在乡镇企业工作,如果这些人由国家包下来安排,则需投资3万多亿元,而乡镇企业安排他们就业只用了不足2000亿元。②“就地转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