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范畴及其功能作用的重新界定

被引:17
作者
杜旭宇
机构
[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副教授河北廊坊
关键词
剥削; 政治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3 [商品生产与交换];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传统政治经济学对剥削的定义无论内涵还是外延均过于狭窄,与现实情况不完全吻合:对剥削的判别采用了一些非经济的标准,偏重特定主体和特定物的标准,过分强调质的标准;对剥削产生、存在条件和原因的解释突出生产力,未离开雇佣关系,局限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对剥削功能作用的分析不全面,尤其是对其积极作用、微观作用、对被剥削者的作用分析不够。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代西方剥削理论评析 [J].
鲁克俭 .
教学与研究, 2003, (08) :70-76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论述 [J].
周新城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3, (06) :31-34
[3]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理解 [J].
易重华 .
理论月刊, 2003, (02) :46-47
[4]   剥削新解 [J].
晏智 .
光彩, 2003, (01) :18-19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剥削”观与我国现实 [J].
卫兴华 .
经济学动态, 2002, (03) :4-8
[6]   资本及其收入的属性研究 [J].
洪银兴 .
理论前沿, 2002, (01) :15-17
[7]   从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雇佣”资本──论知识经济中智力劳动的地位 [J].
毛蕴诗 ;
李新家 .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98, (05)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