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杨晓 [1 ]
郝明德 [2 ]
李芳林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生育性状; 收获指数; 长期施肥;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0.01.035
中图分类号
S512.106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肥料配施不但可以大幅度增产,还可提高肥料的肥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小麦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单施N和M肥料的增产作用不明显,单施P小麦减产38%,NP配施或氮磷肥与有机肥配施小麦产量显著提高,以NPM处理的小麦最高,为5980.0kghm-2,比对照增产4436kghm-2,增幅287.31%。肥料间以氮磷肥的交互作用最明显,连应值最高,为3859.5kghm-2;氮磷肥配施还可明显提高氮肥和磷肥的肥效,但有机肥肥效则以NM配施最高。小麦的综合长势以NM配施最好,株高略低于NPM配施,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均有所增加;氮磷养分吸收总量以NPM配施为最高,钾养分吸收总量则以NM配施最高;氮收获指数以NM配施最高,为77%,磷收获指数以NP配施最高,为87%,钾收获指数以NP和NPM配施最高,为16%。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氮磷配施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吸肥特性的影响 [J].
王旭刚 ;
郝明德 ;
李建民 ;
张春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38-142
[2]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陈磊 ;
郝明德 ;
张少民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5) :101-105
[3]   不同肥料配方对春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王伟利 ;
何淑平 ;
曾玲玲 ;
张兴梅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 (02) :30-33
[4]   施氮量对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J].
赵俊晔 ;
于振文 ;
李延奇 ;
王雪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1) :98-103
[6]   长期定位施用不同肥料对养分吸收参数及土壤供肥能力的影响 [J].
索东让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1) :51-54+127
[7]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J].
汪森富 ;
陈洪亮 ;
刘辉 .
耕作与栽培, 2002, (03) :38-46
[8]   氮磷钾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对冬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宋永林 ;
姚造华 ;
袁锋明 ;
张淑香 ;
王丽霞 .
北京农业科学, 2001, (05) :15-17
[9]   有机、无机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变化及N素转化 [J].
王岩 ;
沈其荣 ;
史瑞和 ;
黄东迈 .
土壤学报, 1998, (02) :227-234
[10]   黄土丘陵区长期施用氮磷肥效应及平衡特征 [J].
郑剑英 ;
吴瑞俊 ;
翟连宁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6)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