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伙伴关系”:内容、后果与启示

被引:7
作者
谢丽华
机构
[1] 南昌大学马列部江西南昌
关键词
社会伙伴关系; 阶级合作; 社会协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通过构筑“社会伙伴关系”来加强社会合作 ,改变社会各阶级、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机制 ,使社会始终能够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序进行 ,是“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如何在我国现在的各社会阶层之间构筑一种合理的“社会伙伴关系”是我们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联邦德国的物价与工资问题 [J].
裘元伦 .
世界经济, 1988, (10) :66-72+65
[2]   联邦德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失业问题 [J].
蒋建清 .
世界经济, 1987, (01) :76-82
[3]   联邦德国的工资结构和工资形式 [J].
朱正圻 ;
晏小宝 .
世界经济, 1985, (10) :54-58+70
[4]   联邦德国经济的稳定和均衡增长问题 [J].
裘元伦 .
世界经济, 1985, (08) :53-59
[5]  
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斯科特·拉什(ScottLash), 2001
[6]  
澳大利亚市场经济体制[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殷汝祥, 1994
[7]  
德国市场经济体制[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张精华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