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初探

被引:72
作者
林喜芬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证据; 证据方法; 相关性; 可采性; 严格证明; 证明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数据时代,大数据应用于刑事证据已然成为理论和实务的重要议题之一。当前在刑事案件中,大数据证据主要被用于侦查破案线索、弹劾被告辩解、补强言词证据、印证性的间接证据等,在作用方式上包括了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比对和基于算法模型的大数据分析。关于大数据证据的法律定位及运用规则,不宜囿于刑事诉讼法的现有证据种类,而应回归到证据方法的概念,对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库比对宜采取庭上展示和辩方质证的证据方法,对基于算法模型的大数据分析宜采取专家辅助人提供检验意见和出庭接受质证的方法。在大数据证据的证据能力审查上,应能经受住相关性检验和科学可靠性检验;在证明力评价层面,应结合大数据应用的信息连接点选择、算法歧视可能性、逻辑架构合理性、算法结论稳健性等判断大数据证据的可信性以及对待证事实的证明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大数据侦查实践.[M].李双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 [2] .[M].朱小芹;王滨;杨先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
  • [3] 法律的人工智能时代.[M].赵万一;侯东德.法律出版社.2019,
  • [4] 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M].崔亚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 [5] 刑事诉讼法.[M].田口守一.法律出版社.2019,
  • [6] 网络犯罪指导性案例实务指引.[M].万春.中国检察出版社.2018,
  • [7] 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M].刘静坤.法律出版社.2018,
  • [8] 证据法要义.[M].阿维娃·奥伦斯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
  • [9] 证据法学.[M].易延友.法律出版社.2017,
  • [10] .[M].龙宗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