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变化及其古沉积信息记录初探

被引:13
作者
周怀阳
叶瑛
沈忠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南海; 黏土矿物; 古海洋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3 [海底矿物与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通过对南海南部2个代表13万a以来柱状沉积样品高分辨率的黏土矿物组成分析,认为所研究的黏土矿物主要为陆源碎屑成因,埋藏过程中的成岩变化或黏土矿物自生特征不明显,而以采样点南面加里曼丹岛、菲律宾东、西两侧的火山群岛和湄公河流域为主要陆源的地质条件、风化环境及物质迁移途径的差异控制了南海南部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研究发现,沉积物样品中较高的蒙皂石含量对应于地质历史上的暖期,而较低的蒙皂石含量对应于冷期.伊利石的行为及其古海洋指示意义则与蒙皂石相反.将柱状沉积物样品上高分辨率的黏土矿物组成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助于研究晚第四纪以来南海陆源碎屑物的源区特征、迁移途径及海区古环境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冰期时的中国海——研究现状与问题 [J].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111-124
[2]   南海中部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 [J].
高水土 .
东海海洋, 1987, (Z1) :100-108
[3]  
SY/T 5163-1995. 沉积岩粘土矿物相对含量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S]. 1995
[4]  
粘土矿物与粘土岩[M]. - 地质出版社 , 任磊夫编, 1992
[5]  
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M]. -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业治铮,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