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更新统承压含水层沉积机制(模式)探讨

被引:6
作者
黄建国
吴惠兰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地质站
关键词
含水层; 隔水层; 古河道变迁; 构造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区内更新世古河道变迁,具有暖期向南摆动,冷期向北摆动的规律。一、三期古河道暖期向南摆,河床中沉积的砂层形成了含水层,其间所夹持的隔水层(粘土、亚粘土)是二期古河道冷期向北摆动时的边滩或心滩沉积,从而形成了含水层与隔水层。无论是冷期或暖期的古河道都形成各自的含水砂层及隔水牯土、亚粘土层。对暖期形成含水层,冷期形成隔水层的看法,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35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台湾省地层概况 [J].
章金海 ;
洪清照 ;
何立士 .
中国地质, 1984, (06) :23-27
[2]   东海新生代构造运动对比 [J].
陈颐亨 .
上海地质, 1988, (02) :15-20
[3]   古长江碎屑物进入东海盆地时间探讨 [J].
林志强 ;
蔡洪正 .
上海地质, 1990, (02) :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