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上游流域沿程典型水样点水质变化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俊英 [1 ]
李素清 [2 ]
韩锦涛 [2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水质类型; 年际变化; 水质沿程变化; 综合评价; 汾河流域;
D O I
10.16843/j.sswc.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研究25年来汾河上游流域的水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太原居民正常供水,以确保该流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汾河上游流域1985—2010年水质资料和5个水样点(汾河头马营、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的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据水质评价标准,确定水质类别)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该流域沿程水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汾河上游水质在2002年前后变化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水质类型普遍升高,大多从Ⅱ、Ⅲ类水上升为Ⅳ类以上水质。宁化到河岔间超Ⅲ类水的比例增大,汾河水库水质类型变化不很明显,基本处于Ⅱ、Ⅲ类水质。这主要是由于上游炼焦、洗煤废水排放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高锰酸盐指数、BOD5和氨氮上升,导致水质类型发生年际变化。2)汾河上游水质污染指标中,高锰酸钾和氨氮沿程都呈上升趋势,说明沿程水域中亚硝酸盐过高,水环境不适合水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导致水质恶化。3)汾河上游流域水质综合情况是有机污染物浓度和种类发生了变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硬度日趋增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域用水量增加和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严重。整体来看,汾河上游水质在不断恶化,采取各项措施保护汾河上游流域水环境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水环境质量评价3种方法的应用对比 [J].
王娟 ;
高原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 (02) :16-17+64
[2]  
Trends in the Acidification of Groundwater. Knutsson G. Ground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GOM 93 Conference) . 1994
[3]   汾河水库及其上游饮用水功能区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保护 [J].
王晓宇 .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06) :55-57
[4]   引黄前后汾河上游水质变化对比分析 [J].
韩锦涛 ;
李素清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8) :9744-9746+9775
[5]   汾河水库水质趋势分析 [J].
韩静 .
山西水利科技, 2009, (01) :92-93+96
[6]   引黄入晋前后汾河水库水质变化情况及趋势 [J].
姚清晨 ;
解静芳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3) :148-149
[7]   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水质状况及治理保护对策研究 [J].
宋颖 .
山西水利科技, 2007, (01) :25-27
[8]   水污染监测技术发展动向初探 [J].
牛红义 ;
吴群河 .
环境科学动态, 2005, (02) :60-62
[9]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J].
王玉华 ;
赵学民 ;
周怀东 .
水文, 2004, (03) :54-55+61
[10]   官厅水库水质污染状况及趋势分析 [J].
姜树君 ;
王净 .
北京水利, 2003, (02)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