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地区灌漠土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23
作者
赵良菊
肖洪浪
郭天文
赖丽芳
包兴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灌漠土; 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5.04.016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甘肃省武威灌漠土耕层土样中B、Cu、Fe、Mn及Zn等5种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①99.17%土样缺乏有效Zn,93.33%的土样缺乏有效Fe。描述性统计所得变异系数在13.32%(有效Mn)42.54%(有效B)之间。②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为土壤微量元素的最佳拟合模型,各元素的块金值、最大相关距及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分别在0.001~0.429、192m477m及0.126%26.459%(有效B)之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形维数在1.804~1.947之间,土壤B的分形维数最低。③表征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的参数如变异系数、C0/(C0+C)及分形维数D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④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人为因素等表生作用对土壤有效B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土壤Cu、Mn、Zn及Fe含量的空间分布则主要由成土母质与地形所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分形理论及其在农业土壤中的应用 [J].
鲁植雄 ;
张维强 ;
潘君拯 .
土壤学进展, 1994, 22 (05) :40-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