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研究生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4
作者
焦璨
张洁婷
关丹丹
张敏强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2] 深圳大学
[3] 教育部考试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研究生入学考试; 潜在类别分析; 难度; 区分度; 目标群体;
D O I
10.19360/j.cnki.11-3303/g4.2010.04.001
中图分类号
B84-4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2 ;
摘要
本文运用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潜在类别分析对2007—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的选择题部分进行分析。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对考生的潜在能力特质进行分类,分析各潜在类别考生的作答倾向,分析题目对于各个类别考生的难度,并以此分类来作为目标群体,对难度进行定位,根据目标群体的通过率差来评价题目的区分度。结果发现,三年的考生根据单选题的作答情况都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低分4种类别,根据多选题的作答情况都可以分为高分和低分两类,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考生群体的能力特征分类具有稳定性。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试题分析能为考生的分类和题目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CTT框架下基于数据分析的高考试题质量评价标准——对2004-2008年高考北京卷的实证研究 [J].
赵海燕 ;
臧铁军 .
中国考试(研究版), 2009, (08) :3-16
[2]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M].邱皓政;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