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富营养化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79
作者
成小英
李世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湖泊富营养化概念模型; 耦合; 湖泊状态; 关键转型期; 驱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水环境资料的分析得出,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由于营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进而使水质恶化的过程,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变、水质类别的变化均与湖泊营养水平的演化耦合良好,进而提出湖泊富营养化概念模型,并将湖泊状态分为10类,据此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富营养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鄱阳湖为代表的大型过水吞吐型湖泊是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湖泊状态1演化到80年代以后的湖泊状态2,以太湖为代表的大中型浅水湖泊是由60年代的湖泊状态1~2演化到80年代的湖泊状态8再演化到90年代的湖泊状态9,以洪湖为代表的中小型浅水湖泊是由60年代的湖泊状态1演化到80年代以后的湖泊状态2,以东湖为代表的城市(郊)小型湖泊是由60年代的湖泊状态2演化到70年代以后的湖泊状态9,其中以鄱阳湖、洪湖和太湖为代表的不同类型湖泊进入中营养水平的关键转型期是80年代,太湖进入富营养水平的关键转型期是90年代,以东湖为代表的城市(郊)小型湖泊进入富营养水平的关键转型期则是70年代.因而,不同典型湖泊的营养演化序列是类似的,然而营养演化过程并不是同步的,这与湖泊流域不同的人文和自然条件驱动机制有关.其中,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一定的水环境的负效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保护湖泊水生态环境,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湖泊富营养化概念模型的研究还可为长江中下游湖泊的生态修复提供相应的生物目标与化学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848 / 8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Establishing realistic restoration targets for nutrient-enriched shallow lakes: linking diatom ecology and palaeoecology at the Attenborough Ponds, U.K[J] . Carl D. Sayer,Neil Roberts.Hydrobiologia . 2001 (1)
  • [2] The importance of palaeolimnology to lake restoration
    Battarbee, RW
    [J]. HYDROBIOLOGIA, 1999, 395 (0) : 149 - 159
  • [3]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25 years' research into the management of shallow lakes
    Phillips, G
    Bramwell, A
    Pitt, J
    Stansfield, J
    Perrow, M
    [J]. HYDROBIOLOGIA, 1999, 395 (0) : 61 - 76
  • [4] Sediment heavy metal record in Lake Baikal: natural and antrhopogenic sources[J] . J.F. Boyle,A.W. Mackay,N.L. Rose,R.J. Flower,P.G. Appleby.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 . 1998 (2)
  • [5] Seetypen[J] . August Thienemann.Die Naturwissenschaften . 192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