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南缘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12
作者:
时国
[1
]
田景春
[1
,2
]
张翔
[1
]
李蓉
[1
]
喻美艺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沉积类型;
同沉积断裂;
海西—印支期;
上扬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地块发育稳定型的碳酸盐岩大台地,在碳酸盐岩台地南缘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发育,主要包括4种沉积类型:台地边缘滩,台地边缘礁、台地前缘斜坡、滩(礁)间海。据海西—印支期台缘沉积发育及分布特征,可分为4个沉积演化阶段:中泥盆世—晚泥盆世(SS1),台缘沿弥勒—师宗—晴隆—南丹—河池一线呈带状分布,台缘礁滩发育;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SS2-SS3),台缘沿晴隆—六盘水—安顺呈带状分布,台缘生屑滩发育;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SS4),沿贞丰—紫云—罗店—河池—柳州—娄底呈带状分布,台缘滩、台缘礁交互发育;早三叠世—中三叠世(SS5),沿贞丰—镇宁—贵阳—福泉一线呈带状分布,早三叠世主要发育台缘鲕粒滩,中三叠世台缘礁占优势。这4个阶段的台缘沉积特征表明:台地边缘礁滩沉积体系垂向演化受海平面变化控制,横向迁移主要受同沉积断裂控制,不同类型生物的出现和绝灭控制台缘生物礁滩的类型及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13 / 112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