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华
蔡祖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蔡祖聪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来源
:
农村生态环境
|
1999年
/ 01期
关键词
:
甲烷,排放通量,土壤温度,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冬作处理时后茬水稻生长期甲烷排放通量及土壤温度、土壤Eh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晴天甲烷排放通量和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最大值出现在下午4时左右,最小值出现在凌晨4时左右,符合余弦函数变化规律;连续阴雨天甲烷排放通量有逐日降低的趋势,但其昼夜变化缺乏规律性。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昼夜变化主要受0~10cm深土壤温度的影响,而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36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