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考察

被引:27
作者
张亚军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关键词
时间副词; 虚化; 正; 正在; 在;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02.01.008
中图分类号
H14 [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正”、“正在”与“在”是现代汉语中意义相近、用法同异互参的三个时间副词,它们形成的时间以及虚化的途径不完全相同。表同时的“正”出现最早,“正在”的形成与介词“在”后的处所宾语以及出现于“正在+VP”后的“之间/之时”等成分的脱落直接相关。由于时间副词“在”的出现是晚近的事,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正在”与“正”表现出更多的相通性。明清白话到现代汉语中“正在”意义与用法的变化与时间副词“在”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时间副词“在”的形成也体现出动态的进行与静态的持续两种时间范畴意义表达手段的功能分化倾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副词“在”与“正”的语义特征 [J].
郭风岚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02) :36-48
[2]   B.Comrie《动态》简介 [J].
胡明扬 .
国外语言学, 1996, (03) :33-38
[3]   表示进行时态的“在” [J].
伊原大策 ;
柴世森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03) :90-98
[4]   谈谈“正”“在”和“正在” [J].
潘文娱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80, (01) :41-50
[5]  
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J].郭锐;.中国语文.1993, 06
[6]  
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陆俭明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7]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张谊生著;.学林出版社.2000,
[8]  
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龚千炎[著];.商务印书馆.1995,
[9]  
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M].邵敬敏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