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隔中鲢和菹草控藻效果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26
作者
王海珍
刘永定
肖邦定
李敦海
陈德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上海师范大学 武汉
[3] 武汉
[4] 上海
关键词
围隔; 鲢; 菹草; 浮游植物; 生物操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在滇池沿岸的池塘中 ,构建了面积为 10 0m2 ,水深为 85cm ,底质均为淤泥的四个围隔 ,其中在三个围隔内分别放养密度为 10 0g/m3 、75g/m3 、5 0g/m3 的鲢。它们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并改善水体透明度 ,其中初始放养鲢 75g/m3 的围隔控制效果最明显。放养三种密度的鲢在有效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同时 ,原先水体的优势种类发生质的变化 ,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也明显增加。放鱼 2个月后 ,在生物操纵的围隔中同时种入菹草 ,在75g/m3 的鲢控藻的围隔中 ,菹草长势良好 ,浮游动物大量出现 ,透明度进一步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1997
[2]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planktivorous fishes on plankton community and eutrophication of a tropical Brazilian reservoir[J] .  &nbspHydrobiologia . 1990 (1)
[3]  
中国淡水藻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鸿钧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