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山前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19
作者
王永
王军
肖序常
迟振卿
王彦斌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西昆仑; 河流阶地; 年代; 新构造; 第四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西昆仑山前河流普遍发育6级阶地,利用光释光(OSL)与热释光(TL)方法对采自西昆仑山前几条主要河流的低阶地堆积物样品进行年代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河流低阶地的形成具有同时性,构造活动是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河流阶地的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西昆仑山前河流阶地最早形成于约1.2Ma,T4、T3、T2阶地分别形成于约39ka、18ka和5ka。多级阶地的形成反映了河流自早更新世中期开始下切于活动抬升的西昆仑山。河流阶地的发育及区域对比揭示了西昆仑第四纪晚期以来的隆升过程,区域构造活动明显地影响河流的形态与行为。河流阶地的分布、地貌特征及区域对比表明,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演化受新构造活动、山脉隆升、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779 / 17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构造地貌——认识高原历史的钥匙 [J].
赵越 ;
黎敦明 ;
刘健 ;
王瑜 ;
潘燕兵 ;
何哲峰 ;
徐刚 ;
裴军令 ;
李惠娣 ;
张克旗 ;
张拴宏 .
地质通报, 2008, 27 (12) :1961-1967
[2]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山前带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J].
胡建中 ;
谭应佳 ;
张平 ;
张艳秋 .
地学前缘, 2008, (02) :222-231
[3]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区域应力场与构造运动特征 [J].
徐纪人 ;
赵志新 .
中国地质, 2006, (02) :275-285
[4]   川西高原杂谷脑河阶地的形成 [J].
刘勇 ;
赵志军 ;
李才林 ;
张茂恒 ;
陈晔 .
地理学报, 2006, (03) :249-254
[5]   最近14Ma青藏高原东北缘阶段性隆升的地貌证据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王晓勇 ;
谭红兵 ;
朱日祥 ;
马海州 ;
李珍 ;
苗晓东 ;
王先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855-857+856
[6]   克里雅河阶地的形成与西昆仑山隆升 [J].
王永 ;
王军 ;
迟振卿 ;
肖序常 ;
张招崇 .
宁夏工程技术, 2004, (03) :207-209
[7]   黄河中上游阶地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反映 [J].
刘百篪 ;
刘小凤 ;
袁道阳 ;
郑文俊 ;
郭华 ;
曹娟娟 .
地震地质, 2003, (01) :133-145
[8]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J].
张培震 ;
王琪 ;
马宗晋 .
地学前缘, 2002, (02) :430-441
[9]   西昆仑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构造演化——塔里木南—西昆仑多学科地学断面简要报道 [J].
肖序常 ;
刘训 ;
高锐 ;
罗照华 .
地质通报, 2002, (02) :63-68
[10]  
5Ma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来自冈底斯带热水活动的证据[J]. 侯增谦,李振清,曲晓明,高永丰,华力臣,郑绵平,李胜荣,袁万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