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公共性取向的现实偏离及治理

被引:6
作者
孙萍
许阳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公共政策议程; 政策问题; 公共性; 治理;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2.06.03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共政策是当下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公共政策以公共政策问题为客体,通过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维护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根本属性,作为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社会公共利益的载体,公共政策问题亦通过公共性取向来表现其社会价值。因此,在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而成为政策问题时,必须以公共性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公民参与政策议程为基本前提,确保政策议程设置的公共性、平等性、民主性与合法性。但是,在我国公共政策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社会问题并不是完全按照公众意愿,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入政府议程,议程设置过程存在主体平等性缺失、程序民主性游离、结果合法性不足等问题。故而,为了对政策议程设置公共性偏离进行有效治理,必须厘清公共性取向的主要内容,对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客观、理性的现实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公共性的解读 [J].
王鑫 ;
周育国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2) :83-86
[3]   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政府回应性分析 [J].
高富锋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 :81-84+98
[4]   和谐语境下协商民主在公共政策问题治理中的价值 [J].
李强彬 .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06) :200-203
[5]   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 [J].
詹中原 .
公共管理学报, 2006, (04) :12-21+107
[6]  
中国政治参与报告.[M].房宁;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理解公共政策.[M].(美) 戴伊;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现代管理学原理.[M].娄成武;魏淑艳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公共政策分析.[M].陈庆云[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