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民形成的三个维度分析——基于就业选择集的视角

被引:1
作者
张彤璞 [1 ]
郭剑雄 [2 ]
机构
[1] 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现代农民; 传统农民; 选择集合; 农民就业能力;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9.06.16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以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形成本源为出发点,对两者的本质进行识别,发现两者拥有不同的就业选择集合,现代农民拥有多个选择机会构成的就业选择集合。在此视角和逻辑起点下,从选择机会、选择能力、选择条件三个维度出发,揭示现代农民形成中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择优转移下农村人口代际优化-农业的企业化和农民的选择性就业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和作用机制,从而展现出现代农民的演进规律和形成路径。扩展的就业选择集合意味着对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基本前提;农村优质劳动力率先的非农转移,导致农村人口生产的量质转型和代际优化,形成现代农民能力提升的内在路径;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成长以及农与非农就业工资的收敛,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条件。据此,建议助推现代农民形成,政府应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以扩展其就业集合,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其选择能力,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以转变农民的农业择业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新常态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构建——基于7省21乡(镇)63个村的调查 [J].
徐辉 .
现代经济探讨, 2016, (11) :50-54
[2]   选择集视角下现代农民成长的困境与出路 [J].
张彤璞 ;
郭剑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6) :35-42
[3]   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 [J].
朱启臻 ;
胡方萌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10) :61-69
[4]   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精神及其构建 [J].
宋新乐 ;
朱启臻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6 (04) :111-116
[5]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 [J].
田书芹 ;
王东强 .
继续教育研究, 2016, (06) :30-31
[6]   城市化改造传统农民——基于劳动力城乡双向流动的视角 [J].
石智雷 ;
施念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3) :318-327
[7]   工业化、选择性就业与农民的职业化 [J].
郭剑雄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 37 (03) :109-117+2
[8]   中国农民职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分析 [J].
奂平清 ;
何钧力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68 (04) :120-128
[9]   粮食安全视阈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 [J].
夏益国 ;
宫春生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5) :56-64+111
[10]   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面临的资源约束分析 [J].
樊英 ;
李明贤 .
农业经济, 2014, (11)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