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知识流动研究

被引:19
作者
余以胜 [1 ]
赵浚吟 [2 ]
陈必坤 [2 ]
赵蓉英 [2 ,3 ,4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3]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4]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主体; 知识流动;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4.07.02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G302 [知识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1 ; 1204 ;
摘要
文章首先概述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内涵与研究现状,指出创新主体才是知识流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然后基于创新主体的角度,分析了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动因以及各主体在知识流动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表示以及信息传递这一信息链过程来详细探讨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影响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障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区域创新评价.[M].罗掌华; 杨志江;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  
知识流动与区域创新网络.[M].郑展;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  
创新网络.[M].盖文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研究 [J].
霍明奎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3 (02) :36-38
[6]   “自主创新”:全球化视角中的“中国概念” [J].
程建国 .
中国发展观察, 2009, (11) :44-46
[7]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J].
曾德明 ;
陈静华 ;
朱丹 ;
彭盾 .
未来与发展, 2009, (07) :89-92
[8]   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冲突与信任协调:基于知识流动视角 [J].
吴绍波 ;
顾新 ;
彭双 ;
刘敦虎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06) :325-327+321
[9]   基于关系强度理论的集群网络知识流动分析 [J].
杨中华 ;
卫武 .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06) :24-27+50
[10]   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 [J].
高鹏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12)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