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重动句式的功能研究

被引:89
作者
项开喜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
重动句; 语义焦点; 动作行为; 说话人; 语义特征; 名词性成分; 句法结构; 动词短语; 结果补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3 [句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从表达功能角度考察了汉语重动句式及其结构项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并对动词重复现象进行解释。汉语重动句式由"动-宾"结构、"动-补"结构这两个结构项(分别记作 VP1、VP2)构成。文章认为,VP1是"无界"的,VP2是"有界"的。VP2表示动作行为的某种超常特征,充当重动句式的语义焦点。汉语重动句式的语用功能就是突出强调动作行为的超常性。VP1在功能上主要是为表示超常量的 VP2提供常量参照。文章还考察了重动句式和汉语中其他相关句式功能上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陈平;.中国语文.1987, 02
[2]  
语用分析说略.[J].范开泰;.中国语文.1985, 06
[3]  
名词短语补语句析.[J].李临定;.中国语文.1989, 04
[4]  
论重动句的特点.[J].刘维群;.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03
[5]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张伯江;方梅[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6]  
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M].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7]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马庆株编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8]  
现代汉语句型.[M].李临定 著.商务印书馆.1986,
[9]  
宾语和补语.[M].徐枢 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0]  
语法讲义.[M].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