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AgI人工冰核粒子的电镜分析

被引:11
作者
苏正军 [1 ]
郑国光 [2 ]
关立友 [2 ]
张纪淮 [2 ]
黄庚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焰剂; 电子显微镜; 粒子尺度; 成冰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深入认识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广泛使用的AgI焰剂的成冰特性,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含AgI焰剂产生的人工冰核粒子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环境场扫描电镜对焰剂颗粒的尺度分布和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镜纳米区域的X射线成分分析(EDS)对实验样品的颗粒结构特点和主要组成成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焰剂燃烧产生的颗粒谱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所取5种焰剂产生的颗粒平均谱分布,其直径在0.02~0.50μm之间的粒子数占98.96%,即产生粒子绝大部分都可直接参加云内的成冰核化过程,但其谱宽、峰值直径,分布特征都不相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焰剂颗粒的主要组成是KCl,其表面附着AgI小颗粒,该结构特征可能更有利于焰剂颗粒的成冰核化。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 m3等温冷云室对AgI焰剂阈温对比实验表明:5种焰剂的成冰阈温在-3.5-4.4℃范围内,不同焰剂配方的阈温不同,最大相差1℃。焰剂成冰核化速率主要由颗粒的大小(均立方根直径)决定,同时受到谱宽、主峰位置等多种分布特征量影响,改进配方时应综合考虑。同时,由于高于-4.4℃时,焰剂产生颗粒接触过冷水滴缺少活性,即含AgI焰剂不适于云中较暖区的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冰雪晶碰并勾连增长的实验与观测分析 [J].
黄庚 ;
苏正军 ;
关立友 ;
张纪淮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4) :561-567
[2]   电子显微镜分析北京雨雪中不可溶成分 [J].
张铮 ;
朱川海 .
大气科学, 2003, (02) :223-235
[3]   高效碘化银焰火剂及其成冰性能的研究 [J].
酆大雄,陈汝珍,蒋耿旺,罗秉和,崔云山 .
气象学报, 1995, (01) :82-90
[4]   电子显微镜观测AgI水溶胶的颗粒谱 [J].
张铮 ;
张秀峰 ;
袁建新 .
气象学报, 1982, (02) :158-165
[5]   三七高炮碘化银炮弹冰核生成率的检定 [J].
成核率检定小组 .
气象, 1975, (01) :10-11
[6]  
人工影响天气现状与展望[M]. 气象出版社 , 李大山主编, 2002
[7]   AN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KINETIC-THEORY AND METHODOLOGY TO CHARACTERIZE THE ICE NUCLEATING PROPERTIES OF AEROSOLS USED FOR WEATHER-MODIFICATION [J].
DEMOTT, PJ ;
FINNEGAN, WG ;
GRANT, LO .
JOURNAL OF CLIMATE AND APPLIED METEOROLOGY, 1983, 22 (07) :119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