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下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史燕捷
金梦灿
朱远芃
马超
叶新新
郜红建
机构
[1] 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小麦; 水稻秸秆还田; 磷肥减量; 产量; 磷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究秸秆还田后秸秆磷素替代化学磷肥的适宜比例,为秸秆还田后磷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条件下配方施肥及磷肥减量10%、20%和30%对小麦磷素吸收累积量、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磷肥施用量减少10%~30%时,小麦植株的磷素含量和累积量随着磷肥施入量的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土壤有效磷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当磷肥减量20%时,小麦植株的磷素累积量最高(6.38 mg/株),而土壤有效磷含量最低(24.56 mg/kg)。磷肥施用量减少10%~30%时,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随着施用量的减少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秸秆还田基础上磷肥减量低于20%时,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且磷肥吸收利用效率较配方施肥分别提高16.7%、125.9%和1.9%。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20%以内可提高小麦的磷肥贡献率、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吸收利用率,且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水稻秸秆还田后,在有效磷较为丰富(>20 mg/kg)的土壤上减少磷肥用量20%以内,不会影响当季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茬麦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产量影响 [J].
吴玉红 ;
郝兴顺 ;
田霄鸿 ;
陈艳龙 ;
张春辉 ;
陈浩 ;
李厚华 ;
秦宇航 ;
赵胜利 .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 (05) :998-1005
[2]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J].
宋大利 ;
侯胜鹏 ;
王秀斌 ;
梁国庆 ;
周卫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 (01) :1-21
[3]  
长期施肥黄绵土有效磷含量演变及其与磷素平衡和作物产量的关系[J].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应用生态学报. 2017(11)
[4]   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平衡 [J].
赵亚南 ;
宿敏敏 ;
吕阳 ;
况福虹 ;
陈轩敬 ;
张跃强 ;
石孝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 (04) :864-873
[5]   等养分条件下稻草还田替代双季早稻氮钾肥比例的研究 [J].
曾研华 ;
范呈根 ;
吴建富 ;
曾勇军 ;
周春火 ;
谭雪明 ;
潘晓华 ;
石庆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 (03) :658-668
[6]   种还分离模式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磷有效性及其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J].
赵小军 ;
李志洪 ;
刘龙 ;
崔婷婷 .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31 (01) :243-247
[7]   长期不同施肥下黄泥田土壤-水稻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J].
王飞 ;
林诚 ;
李清华 ;
钟少杰 ;
何春梅 .
土壤通报, 2017, 48 (01) :169-176
[8]   紫色土减磷配施有机肥的磷肥效应与磷素动态变化 [J].
韩晓飞 ;
谢德体 ;
高明 ;
王子芳 ;
陈晨 ;
祁乐 .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30 (06) :207-213+238
[9]   不同作物秸秆在旱地和水田中的腐解特性及养分释放规律 [J].
代文才 ;
高明 ;
兰木羚 ;
黄容 ;
王金柱 ;
王子芳 ;
韩晓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 (02) :188-199
[10]   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对华北农田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邢鹏飞 ;
高圣超 ;
马鸣超 ;
周晓琳 ;
赵同凯 ;
孙军德 ;
沈德龙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03) :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