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分类与针对性扶贫开发

被引:20
作者
邓维杰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贫困村分类; 扶贫开发成效; 针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扶贫开发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减贫的有效性方面,更体现在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一旦扶贫开发工作没有真正瞄准贫困群体,扶贫开发的成效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扶持的对象不再是贫困(群体),而是其他甚至是富裕群体。本文根据对中国扶贫开发策略的演变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分区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分析,指出了现有扶贫开发模式没有有效瞄准贫困群体的不足,提出了开展贫困村分类的建议及其贫困村分类的"指标打分贫困村分类法"和"二元检索贫困村分类法"。贫困村分类不仅能够使扶贫开发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群体,极大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更能体现扶贫开发的公平公正,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强调的"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的新的扶贫开发策略的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广西贫困村分类的神经网络方法与应用研究.[D].林斌.广西大学.2005, 06
[2]  
中国反贫困.[M].黄承伟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扶贫开发规划研究.[M].高鸿宾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康晓光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