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作用的来源与特性

被引:11
作者
浦跃朴
吕冬梅
尹立红
杨薇
戴修道
机构
[1] 南京铁道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南京
[2] 上海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上海
关键词
氧化型染发剂; 对苯二胺; 过氧化氢; 遗传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68 [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使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SOS/Umu 试验,对2 种市售氧化型染发剂,以及其中的2 种主要成分双氧水(H2O2)和对苯二胺(PPD) 及两者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性的性质与来源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氧化型染发剂及主要组分对TA1535/PSK1002 菌株染毒2 h 后,检测其β- 半乳糖苷酶诱导率。结果:市售氧化型染发剂与实验室模拟试验的结果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其组分和混合物的SOS/Umu 间接试验( + S9) 均为阴性。实验室模拟试验中,PPD无直接遗传毒性,但空气氧化可使PPD直接致遗传毒作用的危险性增高;H2O2 有较强的直接遗传毒性作用且有剂量—反应关系(r= 0.981,P< 0.01) 。用不同浓度的H2O2 氧化相同浓度的PPD,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性有所增大(r= 0.981,P< 0.01) ;若用低浓度的H2O2 氧化不同浓度的PPD,排除混合物中残余H2O2 的可能性,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作用也明显增大(r= 0 .994,P< 0.01) 。结论:氧化型染发剂组分中的H2O2 以及PPD与H2O2 的氧化产物均具有直接遗传毒性作用;受空气氧化后,PPD遗传毒作用有增大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4+291 +2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吕冬梅
    浦跃朴
    尹立红
    李云晖
    杨薇
    戴修道
    周德灏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9, (01) : 15 - 17
  • [2] 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作用分析
    杨薇
    浦跃朴
    张徐军
    戴修道
    周德浩
    [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 1997, (01) : 10 - 13
  • [3] 5种国产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研究
    李金有,陈艺兰,沈松筠
    [J].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5, (02) : 85 - 87
  • [4] Inducible of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Eschia Coli .2 Demple B,Halbrook J. Nature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