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性缺失国家和地区性别失衡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

被引:7
作者
韦艳 [1 ]
李树茁 [2 ]
杨雪燕 [2 ]
机构
[1]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人口所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女性缺失; 性别失衡; 公共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3 [];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主要利用4个亚洲女性缺失型国家和地区(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巴基斯坦)专项抽样调查、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报告等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比较这些女性缺失型国家和地区性别比失衡的态势、原因及后果,评述针对性别失衡所采取的直接治理措施、文化制度改变的努力,以及改善女孩生存环境和提高妇女地位的行动与公共治理,从这些国际公共治理措施中提炼出经验和模式,进而对中国治理性别失衡问题提出可资借鉴的干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的男孩偏好和婚姻挤压——初婚与再婚市场的综合分析 [J].
李树茁 ;
姜全保 ;
伊莎贝尔阿塔尼 ;
费尔德曼 .
人口与经济, 2006, (04) :1-8
[2]   对中国生育“男孩偏好”社会动因的再思考 [J].
刘爽 .
人口研究, 2006, (03) :2-9
[3]   中国的女孩生存:历史、现状和展望 [J].
李树茁 ;
韦艳 ;
姜全保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6, (01) :2-16
[4]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 [J].
刘爽 .
人口研究, 2005, (03) :2-10+96
[5]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 [J].
原新 ;
石海龙 .
人口研究, 2005, (03) :11-17+96
[6]   中国农村的男孩偏好与人工流产 [J].
韦艳 ;
李树茁 ;
费尔德曼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2) :14-23+97
[7]   婚姻形式与男孩偏好:对中国农村三个县的考察 [J].
靳小怡 ;
李树茁 ;
费尔德曼 .
人口研究, 2004, (05) :55-63
[8]   台湾人口性别结构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J].
胡峻岭 ;
叶文振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3) :22-25
[9]   对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原因分析及其思考 [J].
施春景 .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 (05) :40-41
[10]   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 [J].
乔晓春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1) :16-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