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风成沙物源及其粒度特征
被引:21
作者:
姚正毅
屈建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风成沙;
来源;
粒度;
青藏铁路;
格拉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沿线地表松散沉积物广泛分布,为风沙活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地表松散沉积物按成因分为现代风成沙,河流冲积物,古风成沙和洪积、湖积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段沿线风沙物质(沙丘沙、防沙体系积沙)样品(56个)平均粒径变化于1.29~3.25Φ之间,均值2.36Φ(0.19mm)。平均粒径在2~3Φ(0.25~0.125mm)之间的样品占总数的78.57%。粒度组成以细沙为主(65.20%),其次是中沙(20.53%),0.5~0.1mm范围重量百分比在49.44%~99.67%之间,平均为85.98%。在所有样品中,细沙和中沙合计在90%以上者占样品总数的55.36%。极细沙平均含量为7.99%,粗沙平均含量为5.50%。样品整体分选程度较好,标准偏差σ1在0.3~1.26之间,平均为0.58。偏度变化在-0.41到0.36之间,样品中以正态分布为主,占53.57%;正偏者占12.50%;负偏者占19.64%;极负偏和极正偏各占7.14%。KG值变化于0.56~1.24,平均为1.00,为中等峰态。KG值在0.90~1.11之间者占71.43%。粒度分析表明,不同来源沙物质粒度特征有明显的差别,能很好地反映其形成过程和环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