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洪涝的激发机制和减灾策略探讨

被引:4
作者
杨世伦
姚炎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上海
[2] 不详
[3] 杭州大学资源与海洋工程系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洪水; 水灾;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成因; 减灾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机制。自然机制有:①年降雨量较大,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暴雨强度大;②地势周高中低,平原海拔低,河流比降小。人为机制有:①围垦缩小了流域蓄水面积;②地下水开采和高层建筑造成地面沉降;③土地非农业化使地表可渗透性面积减少。并提出洪涝威胁的发展趋势及减灾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和演变 [J].
杨世伦 ;
陈吉余 .
地理科学, 1995, (04) :307-314+393
[2]   太湖流域南宋以来旱涝规律及其成因初探 [J].
陈家其 .
地理科学, 1989, (01) :25-33+95
[3]   中国历史上七种自然灾害的时间特征及意义 [J].
龚鸿庆 ;
龚雁 .
灾害学, 1988, (03) :1-9
[4]  
中国湖泊资源[M]. 科学出版社 , 王洪道等 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