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市温泉堡温泉的形成与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14
作者
李娟 [1 ]
周训 [1 ]
方斌 [1 ]
杨燕雄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北省地勘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关键词
温泉; 地下热水; 水化学; 同位素; 地热资源; 河北秦皇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1 [温泉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皇岛市温泉堡附近有3处温泉。1号和2号温泉是燕山期花岗岩地下破碎带热水储集带的排泄点,3号温泉的出露受断裂控制,是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灰岩岩溶含水层的排泄点。地下热水矿化度小于260mg/L,F-含量达5mg/L以上,水化学类型属于Na·Ca-HCO3·SO4型。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温泉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1号温泉水年龄约19a。利用SiO2温标法计算出热储温度为94.01℃;估算热水循环深度为2792.45m。温泉的天然放热量大于25.13×1013J/a,温泉堡地区的地热资源量达7.29×1014J以上。1号和2号温泉的开采量不宜超过其天然流量,3号温泉流量大,尚有开发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浅析开采条件下地下热水资源的演变 [J].
周训 ;
周海燕 ;
方斌 ;
樊友丽 ;
李娟 ;
王新娟 .
地质通报, 2006, (04) :482-486
[2]   泰安市桥沟温泉地热资源评价 [J].
刘国爱 ;
赵新华 ;
朱红漫 ;
满媛 ;
王俊兰 .
山东地质, 2003, (S1) :15-18
[3]   汤头温泉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J].
王通国 ;
冯在敏 ;
常允新 ;
宋长斌 ;
卫政润 ;
刘善军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01) :85-90
[4]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赣南横径地区地热水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J].
张卫民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4) :45-48
[5]   应用SiO2地热温度计估算地热储温度──以赣南横泾地区若干温泉为例 [J].
张卫民 .
地球学报, 2001, (02) :185-188
[6]   张家口南部地区温泉形成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气体组成证据 [J].
王基华 ;
林元武 ;
刘成龙 ;
刘五洲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4) :30-33
[7]   庐山温泉的形成条件及成因研究 [J].
李学礼 ;
史维浚 ;
杨忠耀 ;
郝士胤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229-233
[8]   江西中低温地热水的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 [J].
孙占学 ;
李学礼 ;
史维浚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243-248
[9]  
Evaluation of geothermal flow at the springs in Aragón (Spain), and its relation to geologic structure[J] . José ángel Sánchez Navarro,Pablo Coloma López,Antonio Perez-Garcia.Hydrogeology Journal . 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