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5
作者:
申源生
朱楚豪
陈伯培
吕汉文
曾宏
马伟东
侯文振
机构:
[1]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惠州
[2]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
静脉溶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管再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 M 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早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 R P)、内皮素( E T)和血清一氧化氮( N O)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分析法分别对静脉溶栓前后血管再通组(30 例),与未通组(22 例)的 A M I患者及 20 例正常人上述 3 种血管活性物质进行检测。结果: A M I时患者c G R P 再通组(3864±714)ng/ L,未通组(3298±1007)ng/ L; N O 再通组(1871±356)μm ol/ L,未通组(1485±404)μm ol/ L; E T再通组(13262±3163)ng/ L,未通组(16733±3061)ng/ L;对照组分别为(5294±1417)ng/ L、(2117±634)μm ol/ L和(6665±1063)ng/ L,未通组较再通组变化更为明显。溶栓后12 小时,各组c G R P、 N O 有所回升,但未通组c G R P仍显著低于再通组( P< 005);再通组 E T 继续升高,未通组则开始下降。溶栓后24 小时,2 组c G R P和 N O 继续升高,再通组 E T 下降,未通组则略有升高。结论:血浆c G R P
引用
收藏
页码:520 / 522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