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59
作者
徐凤银 [1 ]
尹成明 [1 ]
巩庆林 [2 ]
沈亚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2]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中、新生代; 构造演化; 油气控制作用; 勘探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背景、边界条件、基底性质、构造运动、不整合面、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和构造演化史的基础上,认为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两个伸展—挤压构造旋回,可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坳陷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坳陷—挤压隆升阶段、古新世(路乐河期)—中新世早期(上油砂山期)整体挤压坳陷与柴西局部拉分弱断陷阶段和中新世晚期(狮子沟期)—第四纪挤压反转阶段。盆地的构造演化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圈闭的形成、油气运移与成藏以及油气的保存,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柴达木盆地的勘探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37+129 +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白垩世古构造活动的特征研究
    肖安成
    陈志勇
    杨树锋
    马立协
    巩庆林
    陈元忠
    [J]. 地学前缘, 2005, (04) : 451 - 457
  • [2] 柴达木盆地东部“走廊域”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刘天绩
    徐凤银
    陈世悦
    侯恩科
    [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5, (03) : 311 - 316
  • [3]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郑孟林
    李明杰
    曹春潮
    张军勇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4) : 315 - 318+323
  • [4] 柴达木盆地及相邻造山带区域断裂系统
    汤良杰
    金之钧
    戴俊生
    张明利
    张兵山
    [J]. 地球科学, 2002, (06) : 676 - 682
  • [5] 柴达木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演化特征
    曾联波
    金之钧
    张明利
    汤良杰
    由福报
    雷兵足
    [J]. 沉积学报, 2002, (02) : 288 - 292
  • [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薛光华
    杨永泰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1) : 35 - 37+39
  • [7] 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付国民
    李永军
    石京平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4) : 34 - 41
  • [8] 油气成藏的脉动式探讨
    邱楠生
    金之钧
    [J]. 地学前缘, 2000, (04) : 561 - 567
  • [9] 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意义
    陈世悦
    徐凤银
    彭德华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3) : 175 - 179+253
  • [10] 柴达木侏罗系的构造层序及前陆盆地演化
    夏文臣
    张宁
    袁晓萍
    孟科
    张兵山
    彭晓群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3) : 3 -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