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基于要素分配参数的讨论

被引:11
作者
钟世川 [1 ,2 ]
毛艳华 [1 ,2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2]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3] 中山大学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CES生产函数; 要素分配参数; 技术进步; TFP; 经济增长; 新常态;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6.09.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无论要素分配参数是否为常数,均可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中性技术进步、偏向性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度之和;TFP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之和。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资本-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当分配参数为常数时,我国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偏向性技术进步是TFP增长减缓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分配参数不为常数时,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TFP增长上,尤其是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必须从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与分析 [J].
雷钦礼 .
统计研究, 2013, 30 (04) :83-91
[2]   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 [J].
李飞跃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45-62
[3]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 [J].
宋冬林 ;
王林辉 ;
董直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2) :91-106+222
[4]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5]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黄先海 ;
徐圣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34-44
[6]  
LABOR‐ 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J] . DaronAcemoglu.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 2010 (1)
[7]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AS AN ENGINE OF GROWTH [J].
Palivos, Theodore ;
Karagiannis, Giannis .
MACROECONOMIC DYNAMICS, 2010, 14 (05) :617-628
[8]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J] . Rainer Klump,Peter McAdam,Alpo Willma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7 (1)
[9]  
In Quest of the Slutsky Diamond[J] . Olivier de La Grandvill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9 (5)
[10]  
Reconciling Alternative Estimates of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J]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19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