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族阈共同体中的个人及其生活

被引:2
作者
张康之 [1 ]
张乾友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个人; 公共生活; 私人生活; 日常生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个人是族阈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在传统的家元共同体中,并不存在着严格意义上的个人,家元共同体成员没有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是作为个人而拥有自己的生活。在走出中世纪的过程中,族阈共同体对家元共同体的替代造就了个人,使个人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和以个人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族阈共同体造就了个人,却又使个人无法拥有一种完整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族阈共同体的功能分化中,出现了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人的生活也被分成公共生活、私人生活和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并不具有抽象的属性,不是作为个人而存在;在私人生活中,人作为市民而与他人交往,追逐和实现着自我的利益;在公共生活中,人则是作为公民而出现的,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情。总之,族阈共同体中的个人及其生活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只有当人类实现了对族阈共同体的超越,即建构起一种合作共同体,才会使人拥有作为个人的完整的生活,从而成为真正独立的、完整的和自由自觉的个人。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法律社会学.[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支配社会学.[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共和、社群与公民.[M].许纪霖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  
自然权利与历史.[M].(美)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著;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
[5]  
个体的社会.[M].(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Elias)著;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
[6]  
代议制政府.[M].(英) 密尔 (Mill;J.S.) ; 著.商务印书馆.1982,
[7]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