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血液粘弹性和触变性研究

被引:25
作者
胡金麟
贾银红
宋欣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
[2] 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血液粘弹性,血液触变性,血液粘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18.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LowShear40流变仪对正常人的血液粘弹性、触变性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得到了全血滞后环和应力衰减曲线,发现应力的变化在突加一个切变率后并不是单纯的指数衰减,而是先经过06s左右的振荡过程,然后才开始指数衰减。弹性模量G′及耗散模量G″随振荡频率的变化在三个频点出现局部极大(极小)值,在08Hz时G′、G″都达到谷值,应力与应变的相位差δ达到极小值,说明此振荡频率下血液的粘性分量与弹性分量之比达到最小。在02Hz、33Hz时G′达到谷值,G″保持上升趋势,相位差δ达到局部峰值,说明此二个振荡频率下血液的粘性分量与弹性分量之比达到最大。血液粘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同心圆筒式粘度计在测量不同切变率范围(0~200s-1)的全血粘度时稳定性较锥板式差,而且在较高切变率时(160200s-1)数据不稳定。因此在进行一般的全血粘度测量时仍以锥板式为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粘弹特性改变 [J].
王晓英,李良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995, (02) :117-119
[2]   中国成年人全血触变特性的研究 [J].
陈槐卿 ;
钟贵辉 ;
李良 ;
王晓英 ;
陈正玉 ;
周东 ;
薛振南 .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1989, (04) :356-360
[3]   健康青年全血触变特性的测定 [J].
陈槐卿 ;
钟贵辉 ;
李良 ;
薛振南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989, (03) :173-176
[4]   153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J].
诸建初 ;
成安衡 ;
罗征祥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989, (02) :85-91
[5]   人血粘弹性的研究 [J].
陈槐卿 ;
钟贵辉 ;
李良 ;
薛振南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989, (02) :96-101
[6]  
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M].翁维良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7]  
生物流变学.[M].(日)冈小天著;吴云鹏等译;.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