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型村社体制约束与集体建设用地改造突围——以珠三角南海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郭炎 [1 ]
朱介鸣 [2 ]
袁奇峰 [3 ,4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不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村庄治理; 土地股份合作社; 存量改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存量改造的重点。既有研究和政策改革,对村庄集体如何影响改造的进程和结果,关注不够。本文通过深度的村庄调研,剖析村庄治理和内部产权结构是如何导致大量低效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进而成为存量活化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土地开发权在政府与集体间的模糊性、村庄小尺度的用地开发、福利型的村社体制,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使农村建设用地陷入了低效的扩张。既有的土地确权政策界定了村集体的土地权利,开启了土地活化之门,但仍未涉及福利型村社体制这一问题的根本。存量改造的突围在于提升土地开发的协调层次和推动福利型村社向股份制企业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基于我国三大区域三个百强县/区的分析 [J].
田莉 ;
梁印龙 .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5) :30-37
[2]   速度与效益: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广州“三旧”改造政策探讨 [J].
赖寿华 ;
吴军 .
规划师, 2013, 29 (05) :36-41
[3]   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整体规划与乡村自治发展 [J].
朱介鸣 .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1) :10-17
[4]   珠三角“三旧”改造中的土地整合模式——以佛山市南海区联滘地区为例 [J].
杨廉 ;
袁奇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2) :14-20
[5]   城乡统筹中的集体建设用地问题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J].
袁奇峰 ;
杨廉 ;
邱加盛 ;
魏立华 ;
王欢 .
规划师, 2009, 25 (04) :5-13
[6]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 [J].
刘盛和 ;
叶舜赞 ;
杜红亮 ;
陆翔兴 .
地理研究, 2005, (04) :601-610+656
[7]   政府资本原始积累与土地“农转非” [J].
温铁军 ;
朱守银 .
管理世界, 1996, (05) :161-169
[8]   Redefining rural collectives in China: Land convers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rural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s [J].
Po, Lanchih .
URBAN STUDIES, 2008, 45 (08) :1603-1623
[9]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 History; Theory and Problems.[J].G F Ortmann;R P King.Agrekon.2007, 1
[10]   Collective ownership or cadres' ownership? The non-agricultural use of farmland in China [J].
Cai, YS .
CHINA QUARTERLY, 2003, (175) :66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