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丹东地区中生代金成矿的FIP证据

被引:17
作者
倪培
范建国
田京辉
周进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FIP优势定向; 区域应力场; 金的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南丹东地区产出有五龙、四道沟两个大型金矿床。两矿床与中生代燕山期三股流花岗岩体存在密切的空间伴生关系。长期以来 ,对这一地区金的成矿作用时代存在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金的成矿作用只有一期 ,即中生代 (燕山期 ) ;另一种观点认为金的成矿作用有两期 ,即元古代和中生代 (燕山期 ) ,分别以四道沟金矿和五龙金矿为代表。作者利用流体包裹体面 (FIP)研究的新方法对金矿床及伴生花岗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三股流花岗岩的 FIP最优势定向方位与五龙金矿、四道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的 FIP最优势定向方位一致 ;FIP中的流体是自下而上运移的 ;FIP中的流体是捕获于花岗岩成岩期和金矿床成矿期的流体 ;花岗岩的成岩与金矿床成矿流体形成于相同的区域应力场下 ,其捕获时间基本一致 ,与丹东地区的中生代构造热事件相吻合。 FIP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丹东地区统一的中生代金成矿模式。实践证明 ,FIP是研究成矿作用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 ,在成岩、成脉 (矿 )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陈衍景;富士谷著;.地震出版社.1992,
[2]  
Important geolog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East China.[J].Xu Keqin;Ni Pei;Zhu Jinchu.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997, 1
[3]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复式成因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赵瑞 ;
王英兰 .
科学通报, 2000, (05) :537-542
[4]   辽吉东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J].
倪培 ;
徐克勤 .
地质学报, 1999, (03) :231-242
[5]   辽东半岛地质演化及金矿床的成因 [J].
倪培 ;
徐克勤 .
矿床地质, 1993, (03) :231-244
[6]   丹东四道沟金矿控矿构造及找矿方向 [J].
李天白 ;
江克一 .
地质与勘探, 1993, (04) :19-24
[7]   五龙金矿控矿构造研究及综合信息统计预测 [J].
李龙 ;
周学武 .
地质与勘探, 1992, (10) :33-39
[8]   辽南早元古宙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探讨 [J].
戴立军 ;
樊秉鸿 .
辽宁地质, 1990, (02) :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