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4
作者
高迎春 [1 ,2 ]
佟连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结构; 功能空间; 空间效率; 重心法;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空间重心的地图演示方法,以吉林省为例,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区域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变化轨迹,从空间效率差异视角认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结果显示:①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差异明显,形成了东部生态、中部社会经济、中西(偏西)部农业的功能空间格局;②1995-2007年,吉林省区域空间结构整体稳定,局部优化调整,耕地保护和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初步缓解,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向中部城市优势区位地带转移;③1995-2007年,吉林省经济重心趋向第二三产业重心,社会经济功能空间重心和经济重心从相反方向分别向中部城市收敛,东西部空间效率趋向平衡;④空间组织应当更加重视对区域发展目标的支撑,吉林省宜进一步稳定既有区域空间格局,继续提高中部城市(群)的经济集聚效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 增产百亿斤 [J].
陈川南 .
中国土地, 2008, (08) :22-23
[2]   湖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工业化主导因素分析 [J].
唐承丽 ;
李建香 ;
李发俊 .
人文地理, 2008, (01) :57-60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区域发展均衡性的测度分析 [J].
吴康 ;
韦玉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64-74
[4]   空间组织与效率研究的经济地理学意义 [J].
金凤君 .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4) :55-59
[5]   山东省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J].
钟桂芬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84-87
[6]   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 [J].
冯宗宪 ;
黄建山 .
经济地理, 2006, (02) :249-254+269
[7]   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 [J].
许月卿 ;
李双成 .
人文地理, 2005, (01) :117-120
[8]   东北城市组群整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例 [J].
王士君 ;
吴嫦娥 .
地理学报, 2004, (S1) :116-124
[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 [J].
管卫华 ;
赵媛 ;
林振山 .
地理研究, 2004, (04) :541-550
[10]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3, (03) :26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