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变异条件下的黄河干流生态径流特征及生态效应

被引:24
作者
张宗娇 [1 ,2 ]
张强 [3 ,4 ,5 ]
顾西辉 [1 ,2 ]
孔冬冬 [1 ,2 ]
李彬 [6 ,7 ]
刘廷玺 [7 ]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
[2] 中山大学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5]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6]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7]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径流指标; IHA; 生物多样性; 黄河; 水文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黄河流域地表水文过程受气候变化与如水库拦蓄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发生显著变化,多次出现断流现象。深入理解水文变异条件下的径流特征及生态效应,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论文利用多水文指标研究水文变异过程,结合基于流量历时曲线(FDC)的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等生态径流指标以及水文变异总体评价指标Do和DHRAM(Dundee Hydrological Regime Alteration Method)来描述黄河干流大中型水利工程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改变程度,并根据多样性指标SI和IHA(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的拟合关系,进一步分析水文变异的生态效应。研究表明:1)水文情势变异后,FDC整体下移,低于25%FDC流量部分大幅增加,产生生态赤字;2)从上游到下游,降水对各站生态径流指标的影响逐步减小,水库对生态径流指标的影响愈益增大;3)各生态径流指标与大部分IHA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能够体现IHA参数的主要信息,可作为衡量黄河流域年和季节径流变化的生态径流指标;4)综合Do和DHRAM的评价结果,径流过程变异对各站生态风险的影响为:花园口、孙口和利津站为高风险,头道拐和兰州为中等风险,唐乃亥和龙门为低风险;各水文站SI值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花园口、孙口和利津3个站的下降幅度较大,生物多样性锐减。
引用
收藏
页码:2021 / 203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河下游水沙突变特征分析 [J].
李文文 ;
傅旭东 ;
吴文强 ;
吴保生 .
水力发电学报, 2014, 33 (01) :108-113
[2]   山西省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J].
王改玲 ;
王青杵 ;
石生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10) :1743-1753
[3]   西安市灞河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及生态影响分析 [J].
朱记伟 ;
解建仓 ;
杨柳 ;
黄银兵 ;
张晓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4) :227-234
[4]   考虑水文变异的黄河干流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 [J].
李剑锋 ;
张强 ;
陈晓宏 ;
江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1) :99-110
[5]   黄河干流中上游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研究 [J].
袁永锋 ;
李引娣 ;
张林林 ;
余斌 ;
齐喜荣 ;
韩明轩 ;
张建军 .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06) :15-19
[6]   伊犁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文及生态效应分析 [J].
王姣妍 ;
路京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7) :1297-1307
[7]   丹江口水库对下游汉江径流情势的影响分析 [J].
邹振华 ;
李琼芳 ;
夏自强 ;
刘轶 ;
马颖 ;
郭瑾 .
水电能源科学, 2007, (04) :33-35
[8]   黄河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保护目标识别 [J].
黄锦辉 ;
史晓新 ;
张蔷 ;
李翠玉 ;
徐晓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12) :14-17+56
[9]  
黄河干流小浪底至垦利段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研究[D]. 吕彬彬.西北大学 2012
[10]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instream flow using multiple ecological indicators with consideration of hydrological alterations[J] . Qiang Zhang,Xihui Gu,Vijay P. Singh,Xiaohong Chen.Journal of Hydrolog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