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田立双 [1 ]
李国红 [2 ]
杨恒山 [1 ]
张瑞富 [1 ]
毕文波 [1 ]
智沈伟 [1 ]
机构
[1]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2]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栽培模式; 玉米; 干物质积累;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4.01.02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栽培(T1)、高产高效栽培(T2)和对照(CK)3种栽培模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栽培春玉米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各生育时期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和对照,尤以吐丝后为甚,吐丝后干物质转运量、转移效率和对子粒贡献率均以高产高效栽培最高,各器官表现为叶>茎>穗部。春玉米群体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持续时间均表现为高产高效栽培>常规栽培>对照。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则与之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种植密度下东北春玉米根系特征及其干物质积累的差异比较 [J].
寇太记 ;
郭金瑞 ;
宋振伟 ;
邓艾兴 ;
任军 ;
朱平 ;
张卫建 .
玉米科学 , 2013, (01) :51-56
[2]   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特点 [J].
齐文增 ;
陈晓璐 ;
刘鹏 ;
刘惠惠 ;
李耕 ;
邵立杰 ;
王飞飞 ;
董树亭 ;
张吉旺 ;
赵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1) :26-36
[3]   不同时期根区局部灌溉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J].
农梦玲 ;
魏贵玉 ;
李伏生 .
玉米科学, 2012, 20 (05) :115-120
[4]   我国北方37个高产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 [J].
王晓慧 ;
曹玉军 ;
魏雯雯 ;
张磊 ;
王永军 ;
边少锋 ;
王立春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01) :60-68
[5]   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J].
刘伟 ;
张吉旺 ;
吕鹏 ;
杨今胜 ;
刘鹏 ;
董树亭 ;
李登海 ;
孙庆泉 .
作物学报, 2011, 37 (07) :1301-1307
[6]   氮肥运筹对‘陆两优996’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陈平平 ;
张小平 ;
吴小京 ;
易镇邪 ;
屠乃美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05) :238-242
[7]   超高产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J].
张瑞富 ;
杨恒山 ;
毕文波 ;
杨升辉 ;
刘晶 ;
高强 .
作物杂志, 2011, (01) :41-44
[8]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J].
盛耀辉 ;
王庆祥 ;
齐华 ;
王敬亚 ;
吴亚男 .
作物杂志, 2010, (06) :58-61
[9]   栽培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于琳 ;
李艳杰 ;
纪武鹏 .
玉米科学, 2009, (04) :101-103
[10]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干物质累积转移的影响 [J].
徐祥玉 ;
张敏敏 ;
翟丙年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4) :786-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