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浙南地区甲型副伤寒的耐药变迁和临床分析
被引:9
作者:
董培红
金益辉
郑宇
王邦松
潘发愤
机构:
[1]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
来源: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
耐药;
临床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3 [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浙南地区近 4年甲型副伤寒的耐药变迁及临床特征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该地区确诊为甲型副伤寒的 8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 ,并采用VETIK -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法国梅里埃公司制造 ) ,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 ,对比分析近 4年的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 甲型副伤寒临床表现以高热为主 ,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等。肥达反应阳性率仅为 2 0 % ,近 4年甲型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显著增高 ,耐药率达 71%左右 ,与 4年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氯霉素较敏感 ,其耐药率较 4年前虽有下降 ,但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类、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浙南地区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除肥达氏反应仅 2 0 %外 ,改变不多。近 4年甲型副伤寒对氟喹诺酮药物耐药率显著增加 ,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适合作为常规选药。甲型副伤寒对其他多数抗生素仍较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2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