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

被引:44
作者
王成新
李昌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03.01.005
中图分类号
F062.1 [资源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06 ;
摘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进程中 ,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态安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成为主要瓶颈制约。循环经济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模式 ,它遵循生态学规律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三大行为准则 ,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 ,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缩小三大差别 ,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发展循环经济 ,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企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 ,同时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律、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J].
李兆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53-58
[2]   论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 [J].
唐荣智 ;
于杨曜 ;
刘金祥 .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4) :5-7
[3]   面向循环经济的制造系统运行模式 [J].
李健 ;
顾培亮 .
中国机械工程, 2001, (11) :79-83+6
[4]   材料工业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J].
杨久俊 ;
吴科如 .
建筑材料学报, 2001, (03) :259-264
[5]   循环经济的崛起与上海的应对思路 [J].
诸大建 .
社会科学, 1998, (10)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