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与个体话语建构

被引:5
作者
陈彩林
机构
[1]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微信传播; 话语理论; 个体话语; 现代建构;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8.10.023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健康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机体应是公共话语与个体话语双轮的并行。但是,经过百年现代历程,双轮发展并不平衡,相对于以表达社会公器为主体功能的公共话语,个体话语的发展依然不足。微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个体话语在社会生活建构中的不足,显示出其他传媒所不及的传播个体性与自主性。从话语理论视角看,微信传播是中国现代进程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次个体话语建构变革。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语境中,微信传播不仅呈现出个体对于当下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的描述、体验与反思,而且还对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建构什么样的社会予以想象与建构。透过微信传播关注的内容,可见个体关切的焦点正是现代社会个体化进程所要应对、探究、解答的命题。微信传播标志着中国社会个体话语建构进程到了新的阶段,集中传达出国人对于个体化进程的历史新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微信朋友圈用户的伦理关系失范现象——基于生态伦理视野的分析 [J].
杨先顺 ;
李德团 .
学习与实践, 2018, (03) :126-132
[2]   我国政务微信传播管理研究——基于27个城市政务微信的实证分析 [J].
刘西平 ;
邓淑芬 .
青年记者, 2017, (03) :49-50
[4]   保险业微信传播营销研探析 [J].
李树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 38 (04) :165-167
[5]   微信传播的马太效应、木桶效应与涓滴效应 [J].
余秀才 .
编辑之友, 2015, (12) :51-54
[6]   微信传播建模分析 [J].
王小立 .
现代情报, 2015, 35 (07) :53-56
[7]   基于移动互联背景的学术期刊微信传播 [J].
蒋学东 .
出版科学, 2015, 23 (02) :77-79
[8]   重大事件中微信传播的舆论引导 [J].
陈燕 .
新闻界, 2014, (13) :55-58
[9]   微信传播方式、特征及其反思 [J].
靖鸣 ;
周燕 ;
马丹晨 .
新闻与写作, 2014, (07) :41-45
[10]   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 [J].
方兴东 ;
石现升 ;
张笑容 ;
张静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6) :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