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中枢组织ACTH样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1
作者
陈泽斌
柯辉
邹锋
机构
[1] 湖北中医学院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期中枢几个重要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物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以颈动脉引流法行全脑缺血再灌注造模,术后分6h、24h、72h三个时间段取脑,脑组织恒冷箱连续冠状切片,免疫细胞化学ABC反应,图像分析系统行顶皮质1区、下丘脑室旁核、丘脑室旁核、海马CAl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面积、平均吸光度检测。结果镜下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物呈深棕色,深染胞核广泛分布于中枢皮质、海马、丘脑及下丘脑等各脑区,核仁清晰可辩。在丘脑及下丘脑区域散在分布有“串珠”状阳性纤维。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两组阳性免疫面积和平均吸光度值呈同步变化。从术后6h开始,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两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24h达高峰(P<0.05),然后逐渐回落。在三个不同时间段,三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6h及24h脑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术后72h假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中枢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阳性免疫物表达呈现明显的时间规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在神经元功能调控、中枢内环境控制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大鼠穴位针刺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探讨
    陈泽斌
    王华
    [J]. 针刺研究, 2003, (03) : 165 - 169
  • [2] 低氧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变化及ACTH的作用
    林建雄
    隋建峰
    李希成
    罗峻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 (03) : 123 - 124
  • [3] 电针和吗啡对慢性痛大鼠下丘脑、桥延脑内ACTH含量和痛反应的影响
    庞勇
    李希成
    黎海蒂
    徐有奇
    熊鹰
    龚发云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8) : 720 - 723
  • [4] 失血性休克对下丘脑内ACTH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振平
    李幼琼
    王健春
    董国军
    [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1) : 26 - 27
  • [5] Constitutive activity of the melanocortin-4 receptor is maintained by its N-term inal domain and plays a role in energy homeostasis in humans .2 Srinivasan S,Lubrano-Berthelier C,Govaerts C,et al. J Clin Invest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