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出入境人员中实现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爱滋病行为干预

被引:9
作者
朱国强
田洋
机构
[1] 扬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关键词
爱滋病; 爱滋病行为;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 行为干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5 [检疫];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爱滋病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方面越来越显示其卓有成效的效果。本文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行为干预计划的制定、行为干预的实施和行为干预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重点探索如何在出入境人员中实现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爱滋病行为干预。目的是为了在检验检疫系统内规范行为干预的方针、策略和评价体系。共同担负起完成我国(1998—2010)中长期抑制爱滋病的传播和流行的宏伟目标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与艾滋病行为干预 [J].
徐缓 ;
何景琳 .
中国健康教育, 2002, (02) :56-59
[2]   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J].
储全胜 ;
姜珍霞 ;
汪兆国 ;
王德琴 ;
谭吉宾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5) :21-23
[3]   艾滋病流行病学 [J].
徐人庆 .
旅行医学科学, 2000, (03) :13-15
[4]   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 [J].
吴尊友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0, (04) :221-223+233
[5]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及预防与控制成就 [J].
郑锡文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03) :4-7
[6]   1992~1995年中国瑞丽等地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观察及定群研究 [J].
郑锡文 ;
张家鹏 ;
曲书泉 ;
程何荷 ;
李大勤 ;
贾曼红 ;
张桂云 ;
段松 ;
田春桥 ;
段一娟 ;
陈艳麟 ;
李志荣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05) :259-262
[7]  
传染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彭文伟主编, 2001
[8]   Processes of change assessment in heroin addicts following the Prochaska and DiClement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J].
Tejero, A ;
Trujols, J ;
Hernandez, E ;
delosCobos, JP ;
Casas, M .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1997, 47 (01) :31-37
[9]  
Integra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ith Street Outreach Services: Issues for Successful Training[J] . Rose Cheney,Amanda Merwin.Public Health Reports (1974-) . 1996